
会泽一中校长熊关清(右)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 范云) “27名,会泽今年又有27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又为全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输送了27名优秀学生”。“太牛了!全省一个贫困小县,今年27名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有的一个州市都望尘莫及……”今年高考成绩放榜,曲靖教育成绩斐然,再创新高。消息让人振奋,刷爆朋友圈,尤其是会泽教育声名鹊起。

近来年会泽教育荣耀崛起,为全省瞩目。官民重教,教师善教,学子苦读……教育事业在曲靖全市县区中实现“八年八连冠”,近几年会泽教育声名鹊起。9月7日,全国网络媒体曲靖行采访团走进会泽县第一中学,访旧时文庙,看今朝文教。
走进会泽县第一中学校园内,由大成殿、魁星阁、名宦祠、忠孝节义祠、文昌阁、苍圣祠、崇宁宫构成文庙古色古香,气势恢宏。文庙即是孔庙,又称学宫,是读书人拜谒孔子、祈求功成名就的祠庙。云彩斗拱挑檐的大成殿檐下,悬挂康熙御书的“万世师表”、雍正御书“生民未有”朴两块匾额。位于大成殿后的崇圣祠是文庙的另一主要建筑,崇圣祠前为桂花园,寓"蟾宫折桂"之意,祠后的杉树园里植有杉树72株,象征孔子三干弟子中有贤人72位。


据统计,仅2010年以来,会泽就有109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2017年27名、2016年25名、2015年18名、2014年15名、2013年13人、2012年8人、2011年2人、2010年1人。能够被全国顶尖高校录取,踏上顶尖高校的求学之路,是学子们的梦想和追求,是一个地方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具体体现。从全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的录取数据,较好地反映了会泽教育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和优异成绩。

会泽一中大成殿木花门
会泽一中校长熊关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会一中就是要建一所全省有名的花园式高中名校。在精细化管理中,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进行思想引领,将学生高中三年教学研究当成“一盘棋”,教育教学精细实施,倡导以德治校,以质立校,以法治校,文化活校。会泽山区农村学生多,家庭贫寒,穷则思变。寒门学子多壮志,带着家庭的希望和抱负,学生爱读书,崇尚文化,追求书香,发奋图强。多年以后,一批又一批毕业于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学子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发光发热时,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阻断了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更能够反哺家乡和社会,更能够彰显今天教育的深远意义!

会泽一中高二班的同学正赶往教学楼

会泽一中
会泽,人杰地灵。地处金沙江东岸,乌蒙大山深处,是全国扶贫攻坚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关键在于教育。会泽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2012年茚旺高中的崛起,成为县域高中的后起之秀,与历史文化名校会泽一中及会泽实验高中,三所县城高中并驾齐驱,堪称“三驾马车”,扛起了会泽高中教育的大旗,科学的高中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既整合了高中教育资源,又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几所学校均衡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盛景。作为全县教育最高阶段的高中教育高考上线率、本科率、重点率、高分段人数均居全省县级学校前列,每年均为全国高校输送大批优秀学生,让大批寒门学子走出大山,奔赴全国各地高校学习深造。


会泽一中办公室主任尹吉成 (右三)和前来采访的记者交流

网媒记者们来到会泽一中参观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