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通向国门的小勐养至磨憨高速公路开通试运营,全程行驶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小时。小磨高速公路的建成贯通,标志着我省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攻坚战取得新成果,再添一县一路。
据了解,小磨高速公路是云南省重点工程,在云南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谱写了新的篇章。项目起于小勐养镇银河枢纽立交,止于磨憨边境口岸,总里程167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85银川-昆明公路的联络线G8511昆明-磨憨(口岸)的末段,是我国通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公路大通道。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依托原小勐养至磨憨二级公路改建、扩建、新建而成,其中尚勇至磨憨段利用原有一级公路9.2公里,起点银河枢纽立交至菜阳河段和勐腊县过境段全幅新建23.55公里,利用原有二级公路改扩建134.25公里,小磨高速公路同步建设勐仑立交连接线2.5公里以及辅道33.96公里。批复概算总投资131.18亿元,设计速度每小时80公里,全线共设桥梁300座、隧道33座,主线桥隧比达48.9%;全线共设置互通式立交9处,服务区5对。小磨高速公路定于9月28日上午10点起对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并与建成通车的小勐养至景洪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基本费率标准为普通路段客车0.5元/车公里、货车0.09元/吨公里、500米以上桥梁隧道客车1.40元/车公里、货车0.23元/吨公里,小型车全程通行费为117元。收费期限为30年。

小磨高速公路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第一批“全国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项目”。自建设以来,小磨指挥部始终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原则,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设计、施工、边坡处治、隧道开挖、植被恢复等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公路沿线的植被,最大程度地将热带雨林、乡土风情、人文景观和高速公路有机融为一体,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在各方面、全过程加以落实,谱写自然和谐篇章,成为公路建设中的典范之作,为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小磨高速公路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决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放在心上, 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风雨无阻,不等不靠,主动上门,尊重民族习俗,最大限度地谋求沿线各民族的理解支持,确保项目建设用地的保障,合理组织、精心施工,攻坚克难,扎扎实实推进项目建设,经过全体“小磨人”663个日夜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小磨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试运营,昆曼国际大通道国内段全程高速化的梦想提前15个月变成现实。

小磨高速公路的试运营,实现了云南省的内连外通,大量进出境的客货流——向北,经小磨高速公路通往昆明,流向全国;向南,进入老挝、缅甸,抵达印度、柬埔寨等东南亚、南亚诸国,让云南从此走出“闺房”,掀起盖头,率先实现“一带一路”物联物通,把祖国与南亚东南亚,与世界紧紧相拥。同时对缓解沿线交通压力、完善地区路网结构、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建设,以及加强我国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李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