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晋宁海绵办检查,滇池流域面山植被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成3000亩未成林补植补造和幼林抚育,促进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要求,区海绵办组织相关部门对滇池流域面山植被生态修复项目进行检查。据了解,滇池流域面山植被生态修复项目是晋宁区2017年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2.95平方公里任务面积之一,具体由区林业局牵头实施,任务目标布局在晋宁区宝峰街道办海龙村委会、昆阳街道办田心村委会、兴隆村委会、太史村委会、汉营村委会范围内,共区划为17个小块,总面积3000亩。该项目经过完成现场勘察,昆明市森林资源管理总站完成作业设计及后期评审工作后,进行公开招投标,由晋宁祥瑞农牧有限公司开工建设,通过整地、挖塘、备苗和植树等生态修复工作,截止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补植补造,工程总投资约80万元,栽种树种因地制宜主要选择旱冬瓜,该树种为本地树种,成活率较高,适合滇池周边生长。
检查组主要抽查了宝峰街道办海龙村委会和昆阳街道办汉营村委会造林现场,对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区林业局采取不定时到项目地块进行跟踪检查,适时进行补植补造工作,并严格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此外,需加强新造林地管护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绿化保存率,达到市级验收标准。海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能有效促使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有效净化地表地下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有力支持滇池水体置换。
黄丽萍 张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