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4点半,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晋宁宝泉寺的师傅们就起来生火熬制一年一度的腊八粥了。
一个大大的锅里放入头天泡好的糙米、葡萄干、红枣、桂圆、红豆、松子仁、黑豆、白合八种时令配料,经过4个多小时的熬制,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就做好了,抬到门口时,已经有一些闻香赶来的村民在这里等候施粥。
寺里免费分给当地村民的腊八粥有着特别的意义:红豆代表相思、百合代表好合、桂圆代表圆满、葡萄干代表多子多福...各种祝福一起下锅,喝下去自然吉祥康泰,还有很多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祈福,只有师傅才能道尽。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因为腊八这天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我国南方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配料可以根据当地的时令食材而定,也可根据当地老百姓的养生习惯而定,一般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还有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
民间有“腊八腊八,冻掉下巴”一说,意味着此时仍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由农历的冬至日开始数九,天寒地冻,冰雪白霜,漫长的隆冬在人间意味着修整蛰伏迎来新的开始。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是人们敬奉天地祖先的序曲,可以祈祷来年的丰收和好运,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古法腊八粥颇有讲究,要提前用名贵纯净的檀香木熬出大锅水,再用这香气四溢的檀香水来熬粥……”宝泉寺的果宗师傅很专业地介绍着腊八粥的历史渊源,一锅锅腊八粥在这寸檀寸金的香薰下,混合成一种带有渗透性的香味弥漫在宁静的寺院周围,一整天都不会散去。
晋宁宝峰宝泉寺周边的村民四、五年前就享用了这种一年只能喝到一次的腊八粥,随着宝泉寺的声名远播,闻讯赶来这里喝粥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宝峰七珍山有泉,名曰宝泉,宝泉寺被外界誉称“八宝世界、善往净地”,目前正在建设,建成后将有全国“三个之最”即:全国最高的檀香观音,天木香九龙聚瑞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造像,高13.8米;全国最大的金顶室内铜佛,高23米,重达150吨;全国最高的仿印尼三宝隆石塔建造的“曼陀罗风格石塔”,高50米。“三个之最”成为打造“A”级旅游精品景区的特色亮点,也不断在提升晋宁宗教文化的知名度,每年寺里举办的腊八节、除夕敲钟、正月接佛、转山节等各大民俗节庆,不断在推介晋宁本土民俗文化,擦亮晋宁宗教文化旅游名片。
黄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