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依有好酒、布依有好茶……”优美动听的布依歌声伴随“啪啪啪”的纺织声在罗平长底布依族乡完小操场响起。学校的操场上一群身着布依族服装的学生和老师聚精会神地学习布依纺织技术。这是学校在抓好基础学科教育的同时,注重将学校教育和布依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有针对将布依民族纺织文化引入课堂、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长底布依民间艺人王师傅在现场介绍,布依民族的纺织工程是,先将备好的花条系在纺纱机上摇、拉成锭,把线锭回成线圈,脱下线圈用清水浸湿后,再放入白米浆中煮二小时左右,然后取出挂于长竹竿上风干。这样上浆的目的,是使棉线增强拉力和挺度。线风干以后,就拿套在线架上回裹在滚筒上成线锭,再把线锭一个一个排列在线架上进行牵引。要做多长多宽的布,牵引时,根据纱锭多少和棉线根数来决定。牵引的这些线都是经线,经线的多少决定布的宽窄和厚薄,经线历来都是偶数线头,不要单数,这是筘门固定好了的。竹筘中有360、384、408、432、456、480根线头几种规格。选定筘门后,就把经线一根一根地进行钻筘上帘,随即将全部经线裹在滚轴上,然后装机纺织。

“编布用木质结构织布机。在编织过程中,除平板白布是使用单梭、双帘、双踏板外,其余各种花布要用四把梭子、八匹经线八个踏板。编织花格布时,四把梭子各装上所需颜色的纬线摆在面前,编织者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更换梭子,两脚按一定的顺序蹬踩踏板,使经线张开所需的纬口,梭子从中来回有节奏地钻行,手脚要协调,动作要敏捷熟练自如,编成的布才紧密平整,花纹有条不紊,工艺才过关。”学校老师在现场听得津津有味。

“蜡染,蜡染的花纹图案多为花草或几何图形,常见的有蕨菜花、团花、小花、牵牛花、喇叭花、漩涡、花辩、锯齿、三角、方格、菱形、太阳、水波、龙凤、鸳鸯、野鹿、双寿双喜等。这些花纹图案中,有同形组合成花,多形组合成体;有的花上套花,花中显花,方圆并蓄,蜡染布多用于妇女服饰上,或用作床单、被面、帐檐等。”现场学生一边听王师傅讲解,一边情不自禁地动起手来。

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布依民族文化,制定了做好布依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方案,把工作纳入试点中小学教学内容,并根据长底传统布依纺织文化,制定了民族文化进校学校的具体措施和要求,营造了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氛围,大力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刘梓婧 吕萍东 杨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