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富源县转变安监执法人员作风,狠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打非治违等重点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对各乡镇、街道、县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进行修改完善,逐级、逐岗签订安全责任书,每季度对安全责任目标落实情况开展1次督查,每年进行1次考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督促监管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做到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组织机构、管理力量、报告制度“五落实”及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好安全例会、隐患排查治理,黄红牌管理等制度,每月开展1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每月印发1期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每月开展1次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现隐患排查覆盖率、整改率和建档率分别达100%。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每季度开展1次专家会诊工作,对部分危化、工贸企业的重点环节、关键部位进行会诊,对排查出的隐患督促100%整改到位。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机制,规范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销号全过程管理,不留空档,确保隐患整治落实到位。
狠抓安全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法》实施周年宣传等活动,广泛宣传新安法和有关安全知识,推动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统筹安排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强制教育培训,完成从业人员强制性教育培训2200人次,实现100%持证上岗。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培(复)训,完成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格培复训960人次。
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坚持依法治安,综合运用集中执法、专项督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每季度开展1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查封、扣押、停电、停水、吊销执照、关闭取缔等执法措施,整治部分企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安全投入、现场管理、劳动用工、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违规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确保行政执法次数与去年同比增长不低于10%,年度检查行政处罚案件占检查次数的比例不低于5%。
推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严格按照“四个一批”要求,严格程序、把握标准、立足重点、合力攻坚,分阶段按步骤完成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工作任务。针对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加强配合,认真落实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共同推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工作。在2015、2016年关闭23座的基础上,力争完成关闭32座非煤矿山的目标任务,全县非煤矿山从152座减少到92座以内,减少40%以上。
李相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