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范云)2018年4月27日,“风花雪月地·幸福新大理——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云南宾川县大营华侨社区,集中采访归国华侨的幸福生活。
在越南生活了很多年,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里的大营华侨社区主任赵玉仙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归侨居民,走出去才知道国外远没有想象中的好,如今中国越来越强大了,自从回来以后,日子也越过越甜了,国外的亲戚都很羡慕我们的生活。”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大营华侨社区始终秉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念,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和实施“五个一”工程,为宾川成功创建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示范县”树立典范。2017年,华侨社区经济总收入达2211万元,同比增11.67 %;人均纯收入10662元,同比增10.35 %。
当地党委政府多措并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首先,华侨社区配强一套领导班子,通过制定相关社区实施方案,明确相关职责,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该社区还把大数据运用在其中,借助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录入社区居民户主联系方式,运用“大数据”服务民族工作,并每月集中向户主发送短信。

此外,通过争取民族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建成一个多功能民族文化活动广场。以民族文化活动广场为依托,组织各少数民族和归侨侨眷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创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民族歌舞和东南亚的歌舞常常同台上演。期间,相关部门还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群众最能够切实感受到的水、电、路等民生实事入手,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创建提供有力保障。并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社区有效治理方式,建立社会矛盾联席会议制度,构筑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和谐安全网络。五年来,整个社区没有发生一起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各民族和归侨侨眷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安居乐业。
据大营华侨社区副主任黄庭海介绍,2017年大营华侨社区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社会热难点问题22例,调处率达98%,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五年来,整个社区没有发生一起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各民族和归侨侨眷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侨乡社区得以常开长盛。
宾川位于大理州东部,是全国县级规模最大的早熟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和晚熟柑桔优势产区,被誉为“高原葡萄城、南国吐鲁番”。全县4个华侨社区的8000多东南亚、南亚归侨侨眷,凭借与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联系广泛的优势,把宾川的葡萄、柑桔等优质水果远销到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外市场。大营华侨社区位于云南宾川大营镇东北部,这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与归侨侨眷聚居的社区。其中,有归侨侨眷1669人,其中归侨753人、侨眷916人。除汉族以外,大营华侨社区还居住着瑶、白、壮、彝、苗等11个少数民族256人、占侨区总人口的13.69%,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整个大营华侨社区呈现出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