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丙申 通讯员 冯蔓 蔡阳)晋宁区二街镇鲁黑村山青水秀,日照充足,土地肥沃,为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这里的黑松露远近闻名,种植的草莓供不应求。村民蒋轩明和妻子蒋忠琼看到了发展生态种植的大好前景,在甘海孜种下了24亩蓝莓果。如今,这片浸透着汗水的蓝莓已经是果实满枝,到了丰收的季节。今天的“我奋斗·我幸福”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蒋轩明的“莓”好事业。
一路上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从二街镇出发,20多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蒋轩明的南国农夫蓝莓园。太阳环绕着宁静的山箐,青翠葱茏的山峰连绵起伏,鼻腔里满满的都是草木和泥土的清香,这样一片灵气十足的山水,成片的蓝莓树半人多高,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紫色的星星果,顶上是为防止鸟儿偷吃而搭起的防护网,脚下是为保湿而盖上的玉米杆儿,蒋轩明与妻子蒋忠琼一家人头顶烈日,正在地里忙着采摘蓝莓,发给订货的客户。
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蓝莓又何尝不是如此。从种植开始,到浇水、丰收采摘,蒋轩明一家人每天都要把辛勤的汗水和收获的希望,深深埋藏在脚下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壤里,田间地头,清风白云,播下希望,收获果实,这是最动人而又美好的画面。
今年,是蒋轩明种植生态蓝莓的第3年,去年开始挂果,产量达到2吨,收入8万块钱左右。土地是最不会让人失望的,种下勤劳总有收获,蒋轩明预计今年的产量会大幅增加,是去年的3、4倍,虽然辛苦,但丰收的喜悦全都洋溢在一家人的脸上。
蒋轩明就是甘海孜人,家里有几亩地,之前种过烤烟,他则在工地上开机械打工,每月3000多块钱的工资收入。上班虽然省心,但是蒋轩明并不满足于这样朝九晚五拿着固定收入的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他种植蓝莓收益可观,经过多次考察了解,他看准了发展生态种植的美好前景,决定再租上十几亩地,全部种上生态蓝莓。2016年冬天,蒋轩明一家投资了40多万,按每株30元的苗价买来了已经3年的蓝莓种苗,耕种,浇水,锄草,建房,通水、通电、通路,一个远离城市,在绿水青山间的蓝莓果园就这样在日日辛苦的付出中初见雏形。不懂技术,他就找朋友请教,每天心心念念在田间地头看着这一株株的蓝莓树结果,成熟,所有的苦与累都融化了。
一共24亩、8000多株,5个品种的蓝莓,今年丰收,明后年就能进入盛果期。每株蓝莓可以采摘1公斤多,按才成熟这几天的价格来算,每公斤可以卖到100元,投入的成本明后年就能收回,蒋轩明的生态蓝莓算是种成了。从6月份开始到8月份,灿烂、米斯提等品种先后成熟,到了7月丰果期,一家人可忙不过来,那时得请20多个工人专门摘果。
骄阳似火,绿叶重叠,蓝莓争艳,一串串果实,蓝绿相间,缀满枝头。来到南国农夫果园,远远就能闻见蓝莓的香味儿若隐若现,绿色、蓝色、蓝紫色的星星果一串串的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细细查看,还能见到这些蓝色小浆果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这就是传说中的草莓中含有的丰富的花青素,据说可以抗衰老。这种果粉非常珍贵,人为的触碰、运输时的颠簸或者长时间的存储都会造成果粉的脱落,所以检验蓝莓是否新鲜的一个标准,就要看蓝莓果身上是否裹满了这层粉。在阳光的照射下,蓝莓裹着白色的纱衣亭亭玉立,让人垂涎欲滴。
这里的蓝莓种植与管理采用纯生态化管护,保证了蓝莓的品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纯露天种植,加之气温略低,日照时间长,让蓝莓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口感也更好。因为纯生态,从二街采摘的蓝莓是可以直接食用的,不用水洗,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花青素”。
一把蓝色小浆果刚一入口,便是满嘴的清香。随后,所有小浆果在嘴里崩裂开来,丰盈的汁水立刻充满着整个口腔,冰冰凉凉、酸酸甜甜的,在午后,在气温最高的时候,吃上一把这样的小浆果,肯定让您精神百倍。
蓝莓是生长在地球上的最古老的水果之一。 蓝莓不仅汁水丰富,而且富含着花青素,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保护眼睛、增强视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抗氧化功能、减缓衰老,增强记忆力以及抗癌功能等功效,所以可别小看这颗小小的浆果,它对人体的有益作用可不小呢!
近几年来,二街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内引外联,实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乡村采摘、休闲度假等现代农业,让当地农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遥远的小山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绿树掩映中,爬爬山,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是最惬意的休闲时光。蓝天白云,蓝莓树下,伸手摘下一粒粒星星果纳入口中,酸甜的汁水,清香的回味,周末到了,看到这期节目的你,和孩子来感受一下这里新鲜的空气,品尝一下绿色生态的蓝莓,放飞心情,享受美好时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