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快点把地震受灾情况核实表整理出来。”
“郑浩,马上把住房受损情况统计出来”
“郑浩,排危除险情况表好了没有?”
“郑浩……。”
只见驻村工作人员郑浩的手指在电脑键盘和计算器之间飞速敲打,目光在两者屏幕之间来回移动,嘴里还不时蹦出几串数据。连续9天,整个人像机械一样重复着这几个动作,不停的接收前线反馈回来的信息,一遍又一遍的进行核算、统计。2020年小河518地震后牵动着全县人民乃至是全国人民的心,在这次地震中有一群人,他们同前线救援的消防官兵一样伟大,那就是像郑浩同志一样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精确数据,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们。
2018年1月郑浩被森林公安局安排在小河镇垭口村驻村扶贫,驻村期间,他和“第一书记”林之明一个战场拼搏,一个幕后作战,配合的天衣无缝,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垭口村终于全胜收兵。可我们这次不谈英雄,我们只说说鲜为人知的战士。
本以为在脱贫战役告捷之后,终于有时间回家看看年迈的母亲和妻女,刚把手头剩余工作清理完毕,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郑浩所有的安排。5月18日21点47分小河发生5.0级地震,震感强烈,震中位于哑口村。22点左右,家在小河镇的郑浩接到命令立刻返回垭口村进行救援,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他就匆匆赶回垭口村。一路上松动的石头还在不时的往下掉落,部分路段已被山上滑下的巨石阻拦,无法驱车前行,只能徒步,可他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想飞奔到受灾较为严重的垭口村抢救受灾村民。
顶着黑夜,冒着大雨,带着救援工具在险峻的山路间急行,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半点耽搁不得。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垭口村梁子社倒塌的房屋前,来不及喘口气,立即开始投入到救援中去,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的救人,希望能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很遗憾,凌晨8时左右,姚时奎和姚时祥的遗体相继从土中刨出来。
头顶摇摇欲坠的巨石,脚踩断截的山路,抢险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敢于冒着生命危险进村的工作人员都是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他们每一位都想要到前线抢救生命,年少的他们,都有一个英雄梦,可总得有人把垭口村受灾情况统计出来汇报政府,以便于上级党委政府更好地统筹实施救援工作,这次的数据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半点差池。所以平时工作细心认真的郑浩就被留下来当这次抗震救灾的幕后战士,他没有推辞、没有埋怨,欣然接受组织的安排。
救援工作紧张又急迫,各种零散伤亡信息、财产损失数据不断的从前线反馈回来,他一次又一次的整理、分类、核实。当前线救援人员轮番休息的时候,郑浩还在不停的接收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从灾情发生到今天,郑浩每天休息4个小时左右,胃药成了随身携带的东西,体重从救灾前的145斤骤降至120斤,同行的工作人员劝他多休息,他还满不在乎的说道:“早就想甩掉这身肥肉了。”正因为有了郑浩这类默默付出、不怨不弃、埋头苦干的人,抢救生命的时间才不断被缩短。
作为森林公安局辅警的郑浩,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计较得失,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他的行为体现了人民警察默默奉献、勤于工作的“孺子牛”精神。
通联:沈明娴
记者:钱丙申
编辑:李昆荣
教审:杨文翠
主编:钱坤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