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首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举行
6月3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举行。省侨联、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文旅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及部分在昆归侨侨眷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授牌仪式。授牌仪式开始前,参加活动的嘉宾们共同观看了讲武堂独具国防教育特色的换岗仪式。很多归侨侨眷表示:每次观看讲武堂的换岗仪式都让人非常震撼,自己也将尽己所能,向身居海外的亲朋好友宣传昆明、推介昆明,讲好云南陆军讲武堂“侨的故事”,做昆明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民间使者。云南省侨联党组书记和向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张竞共同向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牌匾,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竣接受牌匾。
昆明市侨联党组书记尹朝晖在授牌仪式致辞中表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落户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仅是侨务部门贯彻落实传承中华历史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满足侨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宣传昆明厚重悠久的侨文化历史,促进昆明对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市侨联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依托昆明侨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昆明侨历史文化,把昆明打造成为凝聚血脉亲情、民族感情、激发爱国热情的桥梁纽带,,在更加广泛通联侨胞、侨商的基础上,围绕“四个中心”、“三个品牌”的建设,着力开展昆明对外侨文化交流,完善和发挥交流基地的社会文化功能,深度加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提升昆明影响力,助推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竣表示,将充分发挥好“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品牌优势和作用,在进一步做好馆藏收集和整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讲武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创造性地开展富有“侨”的特点和昆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交流层次,讲好昆明故事、传播昆明声音、树立昆明良好形象;以“侨与中国梦”为主题,以契合海内外侨胞文化需求为切入点,为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参观考察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着力打造为侨服务平台,丰富博物馆‘亲情中华’主题活动内涵,努力满足海内外侨胞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需求。翠湖西畔,哥特式门楼,米黄色走马转角楼,目前国内保留最完整的著名军事院校遗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所创办于1909年、影响中国近代百年史的著名军校,在连续26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培养出近9000名学员,数以千万的讲武堂师生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英勇献身报国。从讲武堂走出了朱德、叶剑英两位新中国开国元帅,走出了300余名军事统帅和军事将领,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国元帅朱德曾高度评价云南陆军讲武堂“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云南人民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将其称为“革命熔炉”。
如今,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是国内外游客和海外嘉宾到昆明参观旅游的必经之地,成为联系东盟各国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华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体现了昆明有容乃大的对外开放胸襟。2019年12月,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被中国侨联确认为全国第七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一,这也是昆明市首个国家级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通讯员 市侨联委员许晓锐
昆明市侨联
记者:钱丙申
编辑:李昆荣
教审:杨文翠
主编:钱坤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