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入汛以来,大理州应急管理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贯彻落实全州防灾减灾联席会上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责任,坚持应急救灾和常态应急管理相结合,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做好抢险救灾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四抓”:

一抓防灾备灾。切实抓好日常的防汛减灾应急准备工作,积极开展防汛抗洪应急救援督促检查,做到“四早”。

一是早安排。先后多次以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下发文件或与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文要求做好强降水天气防范工作和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特别是8月14日收到州气象局重要天气预报后,以应急委会办公室的名义转发各县市应急委和州应急委有关部门,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二是早检查。按照州防指、州政府办的要求牵头开展好防汛检查、汛期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范检查和督促隐患整改;对全州安全生产行业领域、部门等开展全面的汛期检查,消除隐患;先后派出由局领导率队的7个检查组,对尾矿库、头顶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矿商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对12县市防汛应急准备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督促,对存在的72个突出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

三是早准备。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救灾仓库和救灾物资管理工作的通知》《大理州救灾物资管理办法》等,建立起一套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结合目前州级所储备的救灾物资实际,积极报请州人民政府安排300万元经费用于补充州级救灾物资;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全州上下采取“优化资源、整合力量、购买服务”等形式,组建各类规模不一、务实管用的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形成了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2支综合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医疗救护等行业领域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目前全州共有各类救援队伍314支,人员近9000余人;加强救援装备统计调度,摸清了交通运输及保通装备、工程救援装备等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掌握了救援队伍装备配置情况。

四是早协调。建立了应急委联席会议制度、应急救援力量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加强与两支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驻军以及有关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做到必要能时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处置。另外,加强与水务、自然资源、气象、水文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会商,及时安排部署、检查指导工作,并做到信息及时共享。

二抓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安全事故和灾情发生后,全局人员能按预案赶赴现场和到达局内待命,发现险情及时处理;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和处置及时组织指挥抢险救灾;一旦发生灾情,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入主汛期以来,该局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实行班子领导与值班人员双值班制度,要求做到“四快”:即情况了解快、信息反馈快、处置方案制定快、作出响应快,适时对全州12个县市值班值守情况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

三抓调度救援。积极发挥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遇有险情发生时,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坐镇指挥中心指挥第一时间调度救援工作。8月3日大理市发生一起较大交通事故及云龙县功果桥镇功果村的泥石泥灾害、8月18日的漾濞县公路塌方至人死亡的灾情发生后,该局主要负责人在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分管领导率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调指导救援工作。8月19日晚接巍山县应急局电话报告该永建镇永利村委会飞利坪村发生山体滑坡险情后,相关领导及人员及时赶到指挥中心了解情况,听候救援指令,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四抓灾情统计。积极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据统计,入汛以来至8月20日,全州共发生与防汛相关的灾情48次。其中洪涝灾害14次、风雹灾害23次、滑坡灾害4次、泥石流灾害3次,受灾人口达83860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48人,需紧急生活救助362人均在云龙县,需过渡性救助113人,农作物受灾面2218.44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5头,倒塌房屋9户9间,严重损坏房屋数17户47间,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家庭财产等方面直接经济损失6982.29万元。该局及时组织各县市认真统计灾情,及时上报,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通联 许金海 施利辉
编辑 吴敏昆 校审 邵艳彬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