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大理州南涧县“点线面”结合共绘“同心圆”
作者:博达  来源:云南日报  更新时间:2021/2/8 20:05:37  点击次数:2256

南涧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县,境内居住着35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11.29万人,占总人口的49.69%;少数民族总人口12.19万人,占总人口的53.65%。近年来,南涧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23万各族群众,打造了以无量山药谷、樱花谷、茶谷为中心的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园,以6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为重点的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清华大学帮扶、沪滇协作项目、十百千万工程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以点成线、以线带面,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一粒种子 种出爱国主义新内涵

 

118日,记者来到南涧小学。“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楼一层走廊尽头的这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南涧小学校长高建伟介绍,教学楼一共5层,每层的墙体上都有学校精心绘制的中华民族、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五个认同”内容,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种在每个孩子心中。

 

据介绍,南涧小学现有17种民族的1297名学生,有6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少先队中队、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办公室。

 

133班门口的班级信息牌下方挂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的牌子。班主任解仙老师介绍:“只有班上学生的民族成分达到7个以上才能参与‘示范班’的评选。我们班平时经常开民族团结主题班会,一些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老师还会开展双语教学。”

 

智趣楼是学校社团活动的主阵地,每周五下午这栋楼的教室里都会挤满学生。“全校21个社团,活动内容包括琴棋书画、剪纸等,学生按兴趣加入社团,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做出特色、做出成效。我们的朗诵班很有特色,老师区分年级编写《南涧小学诵读诗词》系列读物,有的学生6年下来可以熟练背诵400多首诗词。”总务主任罗增明介绍。

 

智趣楼中有个亲情驿站,那是153位来自留守、孤残及单亲家庭孩子的“家”,在这里,全校56位老师都是“家长”,他们用爱心陪伴,为孩子们化解孤独,解开心结,让每个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

 

一片茶叶 茶溢飘香促进新融合

 

“这是我们的《奥运普洱茶》,是当时北京奥组委选中作为奥运收藏品的普洱茶,也是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以普洱茶为载体的奥运收藏品。”南涧凤凰沱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孟璇小心地打开《奥运普洱茶》向记者介绍,“‘千年普洱携手百年奥运’,《奥运普洱茶》从南涧走向了北京,又从北京走向了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

 

“一山一水成就无量山高山茶的历史。”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红杰介绍,南涧茶分布在海拔1800米至2500米的山中,远离城区,临近林区,纯净的澜沧江环绕无量山,飘渺的云雾呵护着茶叶,使无量山产出茶叶生态有机,具有“鲜、甜、醇、爽”四大特点。

 

“公司自创建以来立足无量山‘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资源优势,挖掘彝乡本土茶叶原料,以‘前店后厂’模式建成占地30亩的厂区,年生产力达5000吨以上,年生产、销售总值达6500多万元。”李孟璇介绍,多年来,公司与2.8万多各民族茶农合作,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通过股份合作分红、流转改善种植条件后“返包”等多种方式,帮助当地少数民族茶农增收。

 

近年来,南涧县把茶叶作为“一县一叶”重点产业打造。截至目前,全县稳定高山生态茶园面积12.09万亩,其中2.3万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茶基地认证,48996亩通过有机茶产地认证,绿色有机占比达59.55%。全年茶叶总产量7480吨,实现总产值12.12亿元。不断发展壮大的茶产业,在推进茶旅融合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一幅生活更富裕、民族更团结的美好生活图景,在无量山徐徐铺展开来。

 

一支舞蹈 跳出民族团结新气象

 

20多年前,到南涧县游玩的旅客进餐厅点菜时,会单独点一份“南涧跳菜”,而店主只得无奈解释,“南涧跳菜”是一种上菜形式而不是一道菜品。如今,随着“跳菜”文化的普及,游客到南涧后,都要结伴观看南涧跳菜,欣赏完毕才开始品尝南涧美食。

 

南涧跳菜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民间,构成了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音乐、杂技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传统饮食文化。如今的南涧跳菜从民间歌舞变成了南涧县响当当的文化品牌,走出南涧,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151021日,中英创意产业展在伦敦兰卡斯特宫举办。4名南涧跳菜艺术团演员为歌手萨顶顶助阵表演,精彩的舞蹈惊艳了观众。

 

“可以容纳两三百人同时就餐,生意太好了,很多时候都要预订才有位子。”农家乐西山庄园老板张翠珍笑呵呵地说,随着南涧跳菜的推广普及,游客在许多农家乐里便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南涧跳菜,看歌舞品美食成为新的时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南涧跳菜这项民间艺术得到不断传承与发展。”南涧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编导阿本枝介绍。

 

近年来,南涧县着力打造“南涧跳菜”文化品牌,通过开展以培养百名跳菜艺人、培训百支跳菜队、打造百个跳菜名村、搭建百座跳菜舞台、扶持百家跳菜名店为内容的“五个一百”工程,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全县有370多支跳菜文艺队,有队员2000多人。南涧跳菜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也帮助彝族群众走上致富路,跳出了南涧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气象。

博达 通讯员 杨训波 实习生 李欣启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