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晋宁区人民法院召开特邀调解员颁证仪式暨业务培训会,为45名特邀调解员颁发了聘用证书并进行业务培训,特邀调解员正式上岗,参与诉前调解,这是晋宁区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的重要一步,更是加速法治晋宁建设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晋宁区委依法治区法律实施监督协调小组职能,每年初,召集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单位召开例会,研究将法治晋宁、平安晋宁等方面的工作列入重点监督、调研议题。已先后开展公益诉讼、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并连续多年听取上述单位工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扫黑除恶等方面的工作报告。今年,又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列入人大工作要点,旨在通过调研进一步督促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联动,共同为法治晋宁建设出力。
2019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实施《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意见》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站式”建设目标:旨在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类型多样的调解平台,引入各类调解人员,通过接受人民法院立案前委派或者立案后委托参与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等调解中,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晋宁区人民法院在持续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中,聘请特邀调解员,通过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专业人员、基层公信力较强的人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可以有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减少诉讼案件,促进社会和谐,并起到“以案释法”,增强群众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推进法治晋宁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公安、司法、信访、财政、工商联、妇联等部门要加强联动,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不断向前;特邀调解员要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转态,有效避免矛盾升级、事态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通讯员 戍万富
编辑 吴敏昆 校审 杨文翠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