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严峻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高度聚集、相互交织,应急处置不当可能催生政治安全风险,影响国家安全。作为“应急人”,我们要坚决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共同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做到“六个始终”。

始终坚持党对应急工作的领导,成为忠诚担当可靠的应急人。我们要牢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使命,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我们履职尽责的检验标尺,将“时刻准备着”作为我们的自觉追求、应急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援旗训词”不动摇,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公共安全网刻不容缓。我们要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应急管理综合职能,健全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应急保障等机制,做好精准治理,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始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做好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个观念。坚守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意识,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就必须把安全作为前置条件,就必须把安全贯穿在立项、设计、建设、施工、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把安全作为最基本的底线,统一协调促进各方面安全发展。

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没有发生事故,不等于不会发生事故,要时刻警惕“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作为“应急人”我们应该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根据著名的安全管理金字塔理论(海因里希法则),每发生一起死亡事故,背后都会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存在300个隐患或违章。安全管理的冰山理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冰山能浮出水面的部分只是一角而已。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一定有迹可循的。这些迹象往往可能就存在于我们安全管理者的“无所谓”、“没事,小问题”、“不用管”、“不影响,下次再修”等消极侥幸的态度中。所以只有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对发现的小问题、小隐患及时关注及时处理;对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做到未雨绸缪,做到防患于未然,那么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才会大大降低。我们熟知的“四不放过”原则就是典型的事后处理,只有应急响应及时才能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只有做好事后处理才能真正解决事故遗留问题。我们的安全发展和完善应急体系还任重道远,但我们“应急人”要不惧困难,勇往直前,为我国的安全发展和完善应急体系添砖加瓦。

始终坚持依法治理,推动法治建设。我们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意识素养、政策水平、理论和实战能力培养,提高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认真学习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自身学习,切实提升自身依法行政意识,履行好谁执法谁普法的职责。

始终抓实宣传教育,强化全民安全意识。作为“应急人”,我们要积极投身到安全宣传工作中,让更多的人把安全第一记在心中,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进一步增强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落实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和全民参与程度,让更多的人知安全,懂安全,守安全,共筑安全屏障。

国家安全是定国安邦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俗话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安全稳定是我们安居乐业的前提,若国家不安,我们人民何谈幸福安康。目前我国发展环境正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我们绝不能松懈的重要任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国家安全献力。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如果我们所有国人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将会力大无穷,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再大的困难都无法将我们打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坚定我们的信念,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共同维护我们的国泰民安。
通讯员 许金海 徐静
编辑 吴敏昆 校审 邵艳彬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