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思小路:铺展最美高速公路生态画卷
作者:李承韩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21/4/19 19:36:52  点击次数:1856

人间四月,芬芳未尽。驾车在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上,一路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的热带雨林,郁郁葱葱,赏心悦目。高速公路就像飘在绿海中的一条银带,因势顺形,在林海中向前延伸,呈现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这条穿越热带雨林的美丽高速公路,在设计、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不断创新完善,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成为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打造生态路的“绿色样板”

 

“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作为中国首条穿过热带雨林的高速公路,思小高速是国内唯一一条2A级旅游景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景区因何而来?“沿着高速看中国·走进云南”记者团沿着思小高速一路寻找答案。

 

从思茅出发沿高速公路进入西双版纳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普文坝子“一望无际、袅袅炊烟”的田园风光,公路两旁成片的橡胶林让人一下子陶醉在热带风光的迷人意境之中。在野象谷服务区,远眺视线效果极好,茶园、傣家竹楼、思小高架桥尽收眼底,临山体一侧雨林茂密葱郁,场地深处有一处“凹”形空间,三面环山,自然幽静。继续前行,中华普洱茶博览园的大渡岗万亩生态茶园是世界茶海中一颗璀璨明珠,7.6万亩连片绿色茶园在山冈上绵延,一排排整齐的茶树像梯田一样,十分壮观。一路上,结合项目地域特色,工程景观做到一洞一景,巧妙地设计了傣族公主帽形隧道洞门、傣族民居特色的服务区建筑,浓浓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这真是一条生态大道、景观大道、绿色大道!”思小高速公路打造生态路的背后故事在雨林的穿行间慢慢展开。

 

“那是一棵270多年的古树,当时就长在公路建设的中央,如迁移很难成活,所以建设中我们多花30多万元延长引道绕开了古树。”驶入野象谷北互通区,云南交投集团普洱管理处督查督导员徐景江指着一颗古树介绍,早在公路施工前期,项目部就对进场临时便道进行勘察划定,在划定近70条临时便道的工作中,做到避开林木区域,避免乱砍树木或填埋沟河渠道的工程。他说:“我们对桥下高大的林木采取截枝断顶的方法尽量予以保留,对公路沿线珍稀植物挂牌保护,对线路中桥墩位置的珍稀植物实行迁移保护,尽量保留天然的一草一木。”

 

建设过程中,思小高速公路在云南公路建设史上创下多项第一。第一次在高速公路旁设置港湾式停靠站点,第一次全部采用本地物种进行公路绿化,第一条基本没有石砌护坡的高速公路,第一条全线标志标牌采用中英文对照。“由于思小高速在建设初期很好做到了因地制宜施工、保质保量完工,使得整条公路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通车15年来,思小高速从未进行过大型翻修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保护了沿线的生态环境。”徐景江说。

 

因穿过著名的野象谷景区,思小高速公路在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参与建设的3万多人默默进驻、悄悄动工。建设桥梁为野象出没留下通道,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同时设置了人性化的标志牌、生态隔音墙,提示过往驾乘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生态环境,每一个细节都尽量做到“不破坏”“不打扰”。

 

近年来,按照打造中国最美丽省份靓丽风景线的目标,围绕“增色、添彩、造景”的思路,思小高速结合地域特点,广泛种树种花,打造景点,做到“路景交融、轻松舒畅”,努力实现路到哪里,美丽就要传播到哪里。

 

激活高速路的“绿色经济”

 

绿色是思小高速最明显的“底色”,而这一底色也延伸到了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激活“绿色经济”的一大动能。

 

在思小高速公路的连接点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站在半山腰上就能看到茶马古道、昆洛公路、昆曼大通道3条道路齐头并进,向前延伸的景观。从窄险坎坷的小道到平坦宽敞的大道,交通的变迁成为时代进步的缩影。

 

走进那柯里村,青青石板路,潺潺溪流水,这个曾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如今已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农村。外乡人瓦渣兄弟到这里创业,开发了哈尼土陶体验项目;傣族妇女张春芝从路边卖馒头起家到身价千万,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92岁的李明珍老人,以前依托茶马古道开设“马店”,现在依托高速公路开设“茶店”。

 

2020年,那柯里实现旅游收入1.53亿元。”宁洱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唐春丽说,通过旅游景区打造,成就了一个以茶马古道、马帮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地。

 

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的不止那柯里,普洱的咖啡也因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快速通道的打通飘香世界。

 

在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展示墙上的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示了普洱咖啡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份话语权。云南,世界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种植面积约159万亩,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8%以上;普洱,咖啡种植面积77.68万亩,占云南种植面积的近一半,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

 

“高速公路物流流通领域对于咖啡的交易以及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总经理舒洋看来,普洱咖啡产区多在边境一线,普洱的咖啡原料和产品要想更好地覆盖国内市场,交通的便捷性非常重要。他坦言,随着昆曼大通道的不断完善,普洱市能更好地与南亚东南亚市场相连接,从而成为亚洲咖啡的贸易集散中心和产业中心。

 

一路向南,顺着思小高速来到太阳河自然保护区,这里保存着全球同纬度地带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堪称最耀眼的“绿海明珠”。沿着保护区内的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走廊前行,一路上都能听到长臂猿的高声呼叫,还能体验给犀牛挠痒痒、与小熊猫合影、看猫头鹰睡觉,这里已成为近年来高端品质游和康养游的热门目的地。

 

不为人知的是,在思小高速未建成前,当地进行了许多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尝试,但由于受交通基础设施、管理不善等条件制约,都以失败告终。“酒香也怕巷子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总经理助理李福辰说,思小高速建成后,景区便捷度不断提升,入园游客的不断增多,极大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景区旅游平均每年提供社区3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家乐20余家,带动旅游从业人员400余人。目前,景区正积极拓展旅游产品外延,利用森林+生态康养、国际赛事、自然研学游学、汽车试驾等,与健康、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共融发展,围绕森林旅游探索出一条保护自然与普惠社会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思小高速建成开通以来,车流量已由通车年142万辆次提升至2020403万辆次。车流量攀升的背后,彰显出思小高速公路拉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立项、选线、建设到运营,这条高速公路被“轻轻”地放进了热带雨林里,以最小程度破坏植被、最大限度保护生态、最快速度恢复生态,在保护与发展中架起了“高速通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份鲜活范本。

李承韩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