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云南省出台20项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朱丹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21/5/6 20:43:15  点击次数:1886

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云南省市场监管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行动方案》,围绕“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提出8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市场准入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再压缩。2021年将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其中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城市以及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片区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销登记再简化,将企业注销公告时间从45天压减至20天。证照分离改革再深化,与全国同步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将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畴。

 

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实现服务跨省通办。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工业产品许可等市场监管领域2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群众“异地办事不见面”需求。严格落实负面清单,落实“法无禁止即可入”“清单之外无审批”。严格产品目录管理,严格落实食品有关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度,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片区实行食品经营许可(餐饮服务类)告知承诺制。

 

优化提升质量基础,强化认证认可服务。按照国家强制性认证目录改革部署要求,将强制性认证目录中适用自我声明方式的产品种类扩大至30%以上。推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深入实施重点优势产业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营造“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氛围。围绕“八大产业”“三张牌”及其他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制定体现云南特色、先进实用的地方标准。

 

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中国(云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国(昆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协调推进知识产权调解仲裁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和维权援助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组织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推动打造云南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链。开展知识强企强县工程,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户、专利导航企业10户,组织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区5个。

 

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动建立重大政策措施部门会审制度。加强反垄断执法。严厉查处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限制竞争行为。坚决打破行政垄断,严厉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聚焦民生热点和社会焦点,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和商业诋毁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仿冒混淆、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严格重点领域监管。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实施重点监管。严肃整治涉企收费。加强粮、油、肉、蛋、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和水、电、气等公共服务领域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打通减费降负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推进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完善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探索建立维权处理结果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推进“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加大消费维权案件查处和预付式消费监管。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制度。

 

优化创新监管手段,严格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对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各类市场主体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涉企行政处罚“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3张清单,分类执法。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违法行为和重大违法垄断行为、重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从严查处。提升企业信用监管效能。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组织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将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检查,减少对企业检查的频次。推进智慧监管。完善“云智溯”平台功能和技术标准,逐步拓展应用,力争2021年内建成全省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餐饮安心码”云平台,加快推广应用“餐饮安心码”。进一步完善疫苗追溯系统。提升重点特种设备智慧监管水平。

 

优化政务信息服务,做好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加强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企业注销登记、“证照分离”改革、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方面改革措施的宣传解读。依法公开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监管信息。推进企业档案网上查询。建立企业电子档案查询服务系统,推动更多州、市接入企业电子档案网上查询系统,逐步实现异地查询打印企业登记注册基本信息。

 

《方案》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切实把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逐项逐条抓落实,全力破解企业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结合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政务服务“好差评”通报等反映的问题,深入查找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发挥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机制作用,畅通维权服务渠道,及时受理企业投诉举报,严厉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

朱丹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