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独龙族传统养蜂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案例
作者:佚名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1/5/9 21:45:47  点击次数:1921

编者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部署,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重点实施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观测网络建设等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我国昆明举办。为宣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特推出15篇案例,从不同角度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成效情况。

 

独龙族传统养蜂技术促进本土

 

蜂种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

 

在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重大工程”支持下,2019-2020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央民族大学对独龙族传统养蜂技术进行了调查发掘。独龙族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其传统养蜂技术不仅促进了本土蜂种保护,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还对社区减贫做出了较大贡献,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独龙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为数不多的“跨境”“直过”“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该区域一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收入主要靠养殖业,其中放养蜜蜂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

 

独龙族有2种传统养蜂方式,包括活树养蜂和木桶养蜂。独龙族在养蜂装置、蜜蜂驯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与经验。例如,在云南松和尼泊尔桤木的树干上进行活树养蜂,用尼泊尔桤木、核桃等制作蜂桶,用竹子、董棕叶等搭建棚子,用省藤、五月瓜藤等藤本植物固定蜂桶和棚子,用白茅等驱赶蜂群,用鸡冠滇丁香等招引蜂群等。独龙族养蜂过程中非常巧妙地使用了38种植物,其中乔木30种。这些传统知识把不同植物的特性和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生态养蜂的发展。

 

独龙族蜂农养蜂增收后,极大地激励了当地居民继续采用传统方式放养中华蜜蜂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当地百姓对中华蜜蜂的保护。值得一提的是,蜜蜂是当地特色经济作物草果的主要传粉者,对蜜蜂的保护也保护了其提供的传粉服务,促进了当地草果产业的发展。

 

传统养蜂业和草果种植业相辅相成,有效提高了独龙族居民的经济收入,对于当地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