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钱丙申摄影报道)5月11日下午,位于云南昆明的机械总院集团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报告厅椭圆形会务桌前,围坐着大批专家、教授和业界权威……面对云南穿山机甲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地形特形滑模机”各项技术参数的展示,他们依次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通过严苛的审核评定,全地形特形滑模机以其独特的优势、过硬的技术指标和强大的工作效能,顺利通过了首次技术鉴定。
这款名叫“穿山机甲”的全地形特型滑模设备,是我国在这个行业领域的一个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极高的推广价值。相对于国际上同类产品,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施工环境越恶劣,它越能够一显身手,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云南穿山机甲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刚回忆说,当初要研发这台穿山机甲全地形特形滑模机的初心只是为了圆一个梦。很多年前,他们在做工程的时候,花巨资购买了一台国外的滑模机。可这台滑模机在实际工作中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尤其是在像云南这样崎岖多变的山地,国外生产的滑模机连同行都很难,完全不具备基本的工作效能需求。
“我们最后只能以损失了几十万元为代价,把这台机器退货了。” 周建刚说,他和一起购买这机器的同伴晁丽彪当时就想,为什么他们不能自己研发一台具备实际使用价值的滑模机呢? “我们就是被这个念头给咬住了,我们当时很自信,我们做工程那么多年,知道工程现场前线需要什么,以我们的吃苦精神,以我们的集体智慧,怎么可能做不出来呢? ”
周建刚是一个执拗的人,怀揣着这个坚定的信念,他们立刻行动起来。经过六七年的研发过程,经历上万次的试验,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他们终于将这台“穿山机甲”的全地形特型滑模机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经过现场专家团队验证表明,穿山机甲系列全地形智能混凝土滑模装备,能够适应全地形作业,采用智能适应路面导引,能够实时检测与控制成型精度。它融合自动振捣与抹光、安全等功能集成于一体,实现真正意义的机械化、自动化混凝土滑模作业,不仅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人力手工作业,而且有望在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
云南省机械工业行业协会教授级高工张南华介绍说,云南穿山机甲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穿山机甲系列大型智能混凝土滑模机,是一款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高适应性、高效率设备,它能够面对全球用户,参与国际竞争。它可代表滑模领域中国制造打破国外技术设备垄断地位,实现山区丘陵等恶劣环境下高速公路、高标准农田等各等级道路中路肩、路缘石、防撞墙、排水沟等多种条状混凝土结构的高效率、高品质施工。
据介绍,“穿山机甲”的研发理念起始于2014年,至今已经投入了5520万元的研发费用。2016年就推出了第一代样机,并马上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持续迭代,迄今已经研发到了第六代,正式批量生产的已是第四代,第五代。2021年有望生产出来并投放到工程市场250余台。目前,公司正组织强大的科研力量,同时借助外部的“智慧大脑”,研发更多的系列产品。
从2020年起,穿山机甲公司加入了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在该联盟执行秘书长陈晓东看来,穿山机甲公司研发的这一系列产品,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很重视智能化。现在,全世界都在出现一个大的潮流,那就是工程机械全面无人化、智能化、大数据化、云计算化。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傻大笨粗的工程机械的形象正在向灵、巧、精、美的趋势改变。期待穿山机甲在智能化和精美化方面,能够引领工程机构的潮流和风向。
与会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张宇表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程施工队”,工程机械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即使不考虑其他的市场因素,仅是中国市场,未来五年,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涉及边沟、水沟等施工的业务量,至少就达上万亿元。从现场验证来看,穿山机甲的系列产品,在现实施工中能够全面高效率、环保化、节能化地取代传统人工,预计会在大批量投入生产后,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辑 吴敏昆 校审 邵艳彬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