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弥渡县:改善人居环境 擦亮健康底色
作者:博达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21/5/26 20:00:47  点击次数:2043

编织智慧网“刷”出新效率

 

400多路视频摄像头盯紧全县城乡,共采集处置各类问题8000余起,处置率(结案率)达98%

 

初夏时节的弥渡县城,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街道靓丽整洁、秩序井然。

 

走进弥渡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弥渡县城管局局长钱宝宏正盯着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系统,指挥办理县城区域各类违法违章案件。“以前县城管理工作人少事多,管理中的漏点也就多,自从有了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这一‘千里眼’,效率提升,各种违法违章行为无所遁形。”对于建成已近两年的指挥中心系统,钱宝宏深有感触。

 

201912月,弥渡县城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与公安部门协作,接入城区内400多路视频摄像头,对县城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实现“天眼工程”共享。

 

中和路是县城的中心地段,人流车流多,一直是县城管理的难点。“数字城管”建成后,营商秩序明显好转,在中和路开了18年服装店的徐红艳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们这条街上常有人来摆摊,现在偶尔有人来占道摆摊,城管很快就来把他们劝走了。”

 

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建成后,城管执法“成本高、盲区多、效率低、取证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依靠科技实现了县城管理的高效能。县城区域的7个社区被划分成5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网格专员”,每个立案都连接环卫、市管等职能部门,建立了高效联动、协同指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字城管工作体系。

 

钱宝宏介绍,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建成,让县城管理变得更加智慧便捷。截至目前,共采集处置各类问题8000余起,处置率(结案率)达到98%,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常态化管理”、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整治城中村“刷”出新面貌

 

推进65个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惠及居民2000多户

 

在弥城镇城中村太花村,过去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坦宽敞,村里重新规划硬化了村道,雨污分流设施完备,昔日的垃圾堆、粪堆被一个个精美的花坛所取代,一座座臭气熏天的旱厕也已销声匿迹。65岁的王林老人竖起大拇指:“如今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住得越来越舒心。”

 

站在弥渡县弥城镇粮食小区的院子里,毗江社区党总支书记盛如琳拿着一张老照片向记者介绍,粮食小区建盖于1995年,由于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各个角落和楼道里垃圾成堆,拥堵不堪。雨天污水横流,晴天尘土飞扬。

 

现在,重新改建的小区鲜花遍地,楼道干净整洁,粉刷一新的墙面上是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这个被脏乱差困扰多年的小区变成了洁净美的宜居庭院,而这一切都得益于2020年的老旧城区改造整治。通过升级改造,小区原来蜘蛛网般的电线入地,新建了休闲凉亭,配置了健身器材,绿化了庭院,美化了墙体。“地面平整了,环境变美了,路面扩宽了,还规划了停车位,各项民生服务设施得到极大提升完善,住在小区里特别舒服。”小区居民李宝祥高兴地说。

 

“改造整治城中村是为了让弥渡环境更美好,让市民生活更幸福。旧城变新城,百姓的利益实现增值、城市实现发展、居住空间更宽广、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更完善。”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国东表示。

 

近年来,弥渡县强力推进65个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惠及居民2000多户。同时,村、社区干部携手包联单位、机关党员干部、物业公司、志愿者集中对楼道乱堆乱放、小广告“牛皮癣”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00余次,楼道墙面再次恢复干净整洁的面貌。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倡导新风尚“刷”出新生活

 

在全县公共区域修建866座公共洗手设施

 

行走在弥渡县城,从车水马龙的街道,到彩扇翻飞的花灯广场,再沿着毗雄河一路向北,抵达全民健身中心,每走一段,便会遇见一个造型美观、便捷实用的洗手台。洗手台周边还张贴了公共洗手标识和“七步洗手法”宣传画。

 

20207月以来,弥渡县按照“因地制宜、方便实用”的原则,在公园、广场、市场、街道等公共区域,修建866座建筑小品式和便捷实用式的公共洗手设施,并结合实际配备了洗手液、擦手纸,按照有水、有电、有人管,无垃圾、无臭味、无积水“三有三无”要求,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及卫生保洁制度,定时巡检、维护,确保洗手设施干净整洁、水龙头出水正常、排水管道畅通。

 

高琼英大姐是弥渡县“街长制”网格化管理的一名片区长。她每天凌晨5点就要出门巡街,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带领环卫工人整改。洗手设施是她巡检的重点,洗手液和擦手纸也由她专人负责添加。她笑着说:“我们认真清扫,大家共同爱护,让小河淌水的故乡越来越干净、宜居、美丽。”

 

在全民健身中心西南角,“公共洗手台”标识醒目,人们健身后都会到洗手台前,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为提升全民生活品质,弥渡创新启动“社交距离、勤于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习、科学健身、控烟限酒”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并且逐步融入群众生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建好停车场“刷”出新秩序

 

两家公司无偿提供临街铺面和内院增加了160余个停车泊位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弥城中和路旁的烟草小区,过去那一排略显陈旧的临街铺面,被一个标准化停车场取而代之,只见停车场内设置了一个个停车泊位,场内标识、标线清晰可辨,高低错落的绿植,以及洗手台、电子监控、进出门禁系统、值班房等一应俱全。

 

记者从大理白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弥渡分公司了解到,这个刚建成的停车场是由弥渡分公司的“自留地”改建而来的。

 

弥渡分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峰向记者介绍,公司积极响应和落实弥渡县工作要求,将烟草小区原有的临街铺面和闲置区域改建成停车场,缓解县城居民停车难题。目前停车场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绿植养护作业。

 

2019年以来,弥渡县启动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美丽县城创建工作。随着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县城面貌一天天发生着变化。由于私家车辆增多,城区停车泊位有限造成的县城停车难题却日益突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弥渡分公司和云南省石油公司弥渡县公司主动将两家公司小区的临街铺面和内院无偿提供出来,交由县住建局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成标准化停车场。其中,县烟草小区停车场有110个停车泊位、县石油小区停车场有50个。

 

建好新市场“刷”出新体验

 

筹资1000多万元,实施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建成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的文笔农贸市场

 

20201210日,弥渡县首个标准化农贸市场——文笔农贸市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

 

文笔农贸市场由原滇西蔬菜批发市场提升改造而来。在交易区,明亮舒适的灯光下,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案桌上,各类时鲜蔬菜和肉类摆放整齐,明码标价。自动清扫机在交易区来回打扫,地面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在龙华村开饭店的倪荣富在原建设路菜市场买了12年的菜,他最在意的就是停车问题:“现在这个新市场,面积大、环境好、菜品多,更重要的是停车方便,大家很满意。”

 

今年以来,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开展,弥渡县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在原滇西蔬菜批发市场实施了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建成了文笔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此外,还配建排污设施、停车场、市场管理用房、公厕等配套设施。市场管理外包给公司,按照“7个专项行动”要求,结合病媒生物防制措施标准进行严格管理,对活禽宰杀实行活体区、宰杀区、成品展示区“三隔离”,熟食区实行防尘、防蝇、防蚊“三防”措施。

 

据了解,除文笔路农贸市场外,投资1400万元,正在提升改造中的建设路综合市场将在6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在消防设施、照明、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进行优化;粮食市场也将同步改造,预计投入改造资金1800万元。

 

清除脏乱差“刷”出新颜值

 

城市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平均每天清运处置垃圾50余吨;坝区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6

 

炎炎夏日,大理州弥渡县环境卫生管理站内,多辆垃圾清运车正在有序作业,这些刚从县城各点位运回的垃圾,通过中转站进行压缩后,将被运往9公里外的华润水泥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完成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我们安排工人每天不定时巡回清空城区点位垃圾,垃圾桶随脏随洗,中转站从早上6时到晚上9时不停运转,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平均每天清运处置垃圾50余吨。”弥渡县环卫站站长自绍光介绍。

 

为保证县城区域内环境卫生无死角,弥渡县共安排清扫保洁及清运环卫工作人员203人,配置大小作业车辆21辆、垃圾收集桶320只、果皮箱445只。工作人员轮流对城区街道、绿化带和城中村干道等进行早晚清洁和日常保洁。

 

今年59岁的高琼英做了15年的环卫工作,她管理着县城人流量最多的核心区域的环境卫生。聊到近年来县城的环境变化,她感触最深:“公厕多了、垃圾箱多了,街上、河道的垃圾少了,乱摆乱放的现象少见了。”

 

环境改善与否,群众最有发言权。家住青螺社区新民村的尹树芝当了24年的村组长,过去这个村的卫生问题令她直摇头,“过去村民将垃圾装在塑料袋里就往河里扔,河里的垃圾堆得比河埂还要高。”而现在,新民村路面干净清爽、绿树环绕,过去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沟变成了人们休闲散步的景观河。

 

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弥渡县通过“分片包干”,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开展环境共建活动,对责任片区进行整治清理。

 

如今,弥渡县坝区已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6个,山区、半山区垃圾焚烧炉全覆盖,建立健全坝区“户清扫、组保洁、村清运、镇中转、县处置”和山区、半山区“户清扫、组清运、村处理”的生活垃圾治理“联动”机制,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从产生、分类、清运到处置的系统治理,高效有力清除脏乱差,刷出城乡新颜值。

 

全员共参与“刷”出新动能

 

将县城5.1平方公里分为21个片区117个网格 建立三级“街长”制度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城区干净整洁、美观和谐,市场规范有序、焕然一新。弥城镇毗江社区太花村一组村民王林介绍,现在越来越好的人居环境,得益于人人都参与清扫,个个都爱护环境。

 

2019年以来,弥渡县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组建弥渡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美丽县城建设指挥部,制定印发《弥渡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与部门单位签订“专项行动”目标责任书,干部职工全员发动,全员参与。

 

在弥城镇建安路的嘉利富超市前,县卫健局副局长鲁贵和同事们手拿劳动工具,对路沿、绿化带、人行道等区域各个卫生死角进行认真打扫和清理,并对来往的群众和沿街商户进行宣传。

 

“县城内的每一片区域,都有县、镇、社区三级人员监管。”弥城镇毗江社区党总支书记盛如琳介绍,“弥渡县城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县城5.1平方公里分为21个片区117个网格,建立县、镇、社区三级‘街长’制度,做到了每个网格都有县级部门包保、每个点位有干部职工挂钩,实现了‘片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上有责’的良好工作格局。”网格管理人员和社区、村组干部通过召开群众会、入户宣讲、现场示范、实地整治等方式,让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县城共建共享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居民群众、商户员工积极响应,配合参与。

 

当前,弥渡正发扬“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创建者”的使命精神,持续为弥渡县创卫达标注入新动能。

博达 通讯员 石玉 李学海 杨王波 欧阳嘉佳 秦正良 罗蔚华 向晓英 罗兴武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