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峰华个人简历
郑峰华,汉族,出生于1975年11月11日,现任云南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在《云南收藏家》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兼总编。
云南珍俊堂陶瓷博物馆馆长,中国鉴定评估机构.com。首席鉴定评估师,持有(国家职业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师)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保障部官方网站可以查询,中国建窑鉴定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昆明俊华企业董事长,
从小就对古玩收藏具有浓厚的兴趣,从2001年开始收藏古陶瓷,对高古瓷研究超过13年,对宋代:定窑、湖田窑、建窑、湘湖窑、吉州窑、景德镇窑、越窑、龙泉窑、邢窑、耀州窑等均有过多年研究;出版过《云南收藏家》2013年第六期个人古陶瓷收藏专著。因对宋代陶瓷的多年研究,受邀在《云南工艺美术》发表了一些对宋代定窑(第四期)及宋代湖田窑(第五期)的一些个人见解并附上自己的相关藏品;《云南收藏家》第七期上也刊登了郑峰华先生对宋代建窑、宋代定窑、宋代湖田窑的一些个人见解及个人收藏品。现收藏古陶瓷两千多件,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前来参观。

北宋早期白瓷瓜楞执壶(公元960-1279)

宋代青黄釉划花执壶(公元960-1279)
收藏根基
郑峰华的父亲、母亲均是从事教育工作,父母为人师表,牢牢镌刻在他的血脉中,严谨中华历史的锤炼,熏陶,在华夏文明传统文化教育家庭氛围影响,他自幼就喜欢搬弄家里的瓶瓶罐罐,在星期日完成了学业后,对着那些漂亮的物件翻来覆去地摆弄,有时还会向父母提出“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泥巴烧了后,怎么会在表面出现亮亮的、滑滑的表面呢……”父母有时也难以给予他满意的回答。带着众多的疑问,通过他潜心研究,从一堆不起眼的泥土通过古人的智慧居然烧制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土质、烧制手法等等都会影响瓷器的成型和精美。大量查阅陶瓷方面的科学书籍知识,在学习研究陶瓷知识上有了更多的收获,结缘高古瓷世界,不断丰富着他的身心,对高古瓷的钟爱,成了他古玩收藏的根基。
藏宝飞跃
从20多岁到30多岁的十几年中,郑峰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允吸着“藏宝于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乳汁,逐渐成熟长大。笔者因与之相同的爱好,也成了他的好朋友,有时候问他:“小郑,你是那么地热爱古陶瓷收藏,为什么?”他简洁有力地回答:“喜欢呗!”“你怎么懂得那么多窑口的古陶瓷?”他说:“多下点功夫学习、研究呗!”“你花那么多钱,买那么多宋代窑口的东西,值吗?”答:“值得!把钱用来搞收藏,是我的人生满意之获。”简单的对话,他道出了自己收藏内心世界底蕴的丰富。郑峰华爱学习、爱钻研。他购买了古陶瓷方面知识的专著,孜孜以求的精神感人之深难于言表。他对收藏的器件,反反复复与书本对比。郑峰华时常在他的“珍俊堂博物馆”整理研究收藏品,如痴如醉的程度,令人敬佩。目前,郑峰华收藏的高古瓷,自商、周到汉、唐、元、明、清,尤以著名的“两宋窑口”更多,建窑、吉州窑、湖田窑……收藏品已达近3000余件。据了解,郑峰华目前在云南高古瓷收藏质量和数量,是云南为之少数的高古瓷收藏大家。
拓延收藏之路
古玩收藏单凭有钱是不够的,还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郑峰华大部分时间潜心学习历史,研究高古瓷,积攒的钱几乎都用于古玩收藏上,精美的古玩艺术精品是反映我国古代历史文明的有力凭证,我要尽我最大的力量,保护收藏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精品,传承中华历史艺术文化。
2014年第七届云南省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会上,郑峰华把自己花费多年心血收藏的高古瓷一件件精品展示在交流会上,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租展柜、搬藏品,交流会开幕式当天200多件宋代建窑兔毫盏、样品、钵匝、垫饼等,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广大的收藏爱好者面前,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付会长兼秘书长杨晋英对郑峰华的心血成果之辉煌啧啧称赞,昆明市政协汪叶菊付主席肯定了郑峰华高古瓷有极大的历史研究及收藏价值。来自全国各地收藏家协会的领导、专家及广大收藏爱好者,参观咨询者络绎不决,甚至一度出现了拥挤现象,展室人头攒动,男女老少赶集般情景,呈现古玩收藏交流会繁荣景象。郑峰华热忱的接待观众及媒体采访,认真仔细的为别人鉴定带来的藏品,耐心地解答各种关于收藏高古瓷的有关问题。
交流会会期五天,郑峰华的展品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展出了七天。此次的高古瓷展示,如青风在春城荡漾,其涟漪波及到了北京、香港、台湾和全国多个省市。
郑峰华是位年轻且富有阅历的收藏家,兼任云南省收藏家协会的常务付会长兼付秘书长、《云南收藏家》杂志的主编、鉴定估价师。传承弘扬华夏文明,揭开高古瓷收藏的大幕的使者,盛世兴收藏,高歌奋进!
李德昆 记者 钱丙申

南宋时期龙泉窑莲瓣碗(公元960-1279)

宋代定窑六盘花盘子(公元960-1279)

宋代建窑金油滴茶盏(公元960-1279)

宋代建窑绿釉矅变茶盏(公元960-1279)

宋代吉州窑虎斑纹茶盏(公元960-1279)

宋代建窑绿釉斗笠茶盏(公元960-1279)

宋代湖田窑茶托盏(公元960-1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