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放舟梦飞 载道翰墨飘香
——云南军旅书画家张地君的艺术人生

张地君,西安周至人,原昆明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军医、专家组成员,笔名雪野,字红土村人,号秦川孺子。现为昆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长城书画院院士、陕西省华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文化艺术顾问、陕西周至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云南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云南演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地君自幼酷爱书画创作,数十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刻苦研习篆、隶、楷、行、草、魏碑等书法艺术及中国水墨画。一边当医生为患者解除痛苦,一边拿起毛笔练字作画,长期坚持、孜孜不倦。工作之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艺术创作上,几乎每天都要熬夜创作,尤其是当他三十年前得了癌症之后,更是抓紧一切时间创作,经常凌晨4点多就起床练字作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后人多留下一些作品。正是由于他的专注和持之以恒,使得他在医学上和艺术上都获得双丰收。
纵观张地君的画,无论是水墨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不只是简单地突出对景物和动物的描绘,而更多是将其思想寓意在画中,让作品中的景物和动物鲜活起来,更具神韵。他在色彩搭配、景物布局和线条描绘上都非常具有独到之处,首先他体现的是色彩的美感,还要突出表现他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把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其次,在表现形式上,他通过中国画的大写意,运用水墨与幻化色彩交替,传统与现代结合,医学与艺术结合,使得他的画不同寻常,耐人寻味。
在张地君的书法作品中,也体现出了他独特的魅力。他擅长于写草书,特别是章草,可算是他的一绝,因为能够写章草的人少之又少。大家都知道,写章草的要求非常高,章草落笔带刀,虽然是草书,却不连接,独立成字,要写好很难,张地君经过刻苦练习,攻下了一个个难关,目前,他的草书、行草、章草都写得日臻大家,每幅字都写得流畅到位、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在书法界有较高知名度。
张地君对书法有其独道的见解:“书法是艺术,是线条美的升华体现,点划映衬,勾连转承,写意变化,不能有太多的重复和雷同。”他的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章草等取历代各家之长,结体稳重而用笔灵活多变,铜划铁钩,有一定创意,曾获中国世纪大采风展二等奖,国家电影百年大展佳作奖。
到目前为止,他已分别出版了《云山水墨》行书、草书、章草作品集(楷书、篆书作品集也将陆续出版)、《张地君·巩建成书画作品集》、《中国名人名家·张地君、李铎书法作品集》等专著,《张地君花鸟、山水作品集》正在酝酿出版;由中国邮票总局出版发行了《张地君书法作品邮票》两版,2013年参加昆明茶花节“春色花香·鸥欢人乐”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2013年参加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文联等大联合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长征书法展”获优秀奖;并先后多次在昆明举办个人书画展,均获成功,受到各界人士及同行的广泛赞誉,作品被爱好者收藏。全国大中雅士得拍卖均获好价,成为常客。
张地君常说:“生命不息,艺无止境”这句话。他还在顽强努力,尤其是退休后这几年,他更是将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迈向更高的境界。
本报记者














|